|
建構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本策略旨在強化校園師資及課程、鬆綁學校規章、結合創客空間(Maker Space)鼓勵創新實踐。本校擬以校外活水注入校園培育創新、創業之師生團隊,並鼓勵參加競賽,甚至銷售及創業。本校已於107建置完成可提供師生獨立、開放之創意討論及交流之場域(綠光創業孵化基地),引導學生透過實作產出技術突破或應用價值之原型,鼓勵學生於創意發想與實作場域動手實作,將創意構想實體化。 此項策略歷經107年之硬體建置、108籌組團隊參加競賽,109年後擬將於課程規劃會議討論是否開設以啟發學生創意思維及創新想法為主軸之通識性質創業核心課程。推動方案及工作項目如下: 一、【創新創業研習坊】方案: 深化輔導創業團隊,提供創業導師諮詢服務,協助創業團隊進入結合創投機制之創新育成機構,連結外部資源,將研發成果商品化及技術移轉。目前成立12團隊之主題下: 1.智慧洋菇栽種物聯網系統、2.人工智慧學習應用玩具套件、 3.牛樟芝產品開發、4.發芽花生產品開發、 5.抗憂鬱產品開發(蛋糕) 、6.純露運用於美容沙龍服務團隊、 7.五行粄、麵製程與銷售、8.結合國際藝術與環保議題、 9.網紅經濟與動漫行銷、10.雷雕禮品客製化模組開發、 11.在地商家網頁建置服務、12.希望捲捲/捲捲希 另外,為落實三創教育課程,舉辦基礎扎根到進階深化之研習,內容為: (1)開設六小時的創業初階課程 (2)開設八小時的創業初階課程 (3)雙創師資培訓坊 二、【共構創新創業計畫】方案: (1)連結外部創業或自造社群進行技術開發,建立知識及技術分享機制,開設創新技術分享課程或訓練。 (2)從創業培訓課程中找出對創業極具興趣的學生組成團隊,輔導申請政府計畫或全國性的創業競賽,如戰國策校園創業競賽、教育部U-Start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等。 三、【校內創新創業競賽】方案:經由競賽活動徵選優秀團隊,透過模擬創業過程,讓跨系或跨院的參賽團隊彼此交流與學習創業經營的核心技術。 四、【創新成果展售】方案:將創業團隊商品化的成果以舞台發表以及展售會的方式呈現: (1)舞台發表:能訓練團隊如何將創新產品以一般民眾亦能理解的方式來簡報。 (2)展售會:讓創意成果能經歷市場化的淬鍊。 ![]() |